罗马斗兽场(Colosseo)又译作古罗马斗兽场、罗马大角斗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竞技场的名称来源“Colossus”。本来解作巨像,因为尼禄时期此处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竞技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Nero)的“金宫”(拉丁语:Domus Aurea)原址之上,修建于公元72年至82年间,位于现今罗马中心。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 竞技场由韦斯巴芗(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儿子提图斯(Titus)在位期间建成,下一位国王图密善又曾修建它。竞技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牲畜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 它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竞技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
特莱维喷泉又称少女喷泉,更为人所熟悉的名字是许愿池。其实“特莱维”是三岔路口的意思,最早这个位置正好是个三岔口。而据传说公元前19年,一罗马技师为了帮助一位少女,特意从13公里外将水引入这个地区,这条水道因此被称为少女水道,之后所建的喷泉也叫少女喷泉。喷泉依波利侯爵宫殿而建,历时30年于1762年完工。主题是海神尼普顿胜利归来。我们看到站在正中海贝形战车上的就是尼普顿,脚下拉车的两匹骏马被两个特里同牵引,左边的狂放不羁,右边的温顺安详,分别象征汹涌和平静。海神左右各有一位女神,分别代表丰裕和健康。背景墙柱子顶端有四位女神持不同神器,象征四季。会赚钱的罗马人编了个故事,背朝喷泉右手持硬币通过心脏所处一侧的左肩向后抛出,投一枚硬币到池中许愿可以再次回到罗马,重复同样动作投两枚许愿将有艳遇,投三枚许愿则爱情梦想成真。
万神殿是古罗马保存最完好的建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艺术家拉斐尔、罗马皇帝维托里奥﹒埃曼努埃尔二世和温布尔一世等长眠于此。万神殿的半圆形顶是罗马最大的砖石拱顶,直径与内部高度皆为43.3米,阳光可通过圆顶中间直径9米的圆孔照射入殿堂内,而位于地上的22个小洞则起到排水作用。
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位于意大利罗马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a)所在的山丘下, 建筑师为德·桑蒂斯和斯佩基,其以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阶梯而闻名。 西班牙广场上的咖啡馆是济慈、拜伦、雪莱等文人最爱去的场所;特别是位于Condotti大街上的Cafe Greco,此为罗马最古老的咖啡馆。Cafe Greco不但为英国诗人聚集之处,各地的艺术家也常在此一展长才,如意大利雕刻家卡诺瓦(Canova)、丹麦雕刻家杜巴森,作家易卜生、戈果里,音乐家萧邦、白辽士、比才、李斯特,此外意大利人所崇拜的大文豪哥德,其名作“塔里夫斯的公主”就是在此完成的。由于附近艺术家云集,通往波波洛广场的Babuino 街也被誉为罗马艺术家气息最浓厚的街道,该街上有许多从事第八艺术的电影演员都在此购屋居住。广场中央有巴洛克式的建筑巨匠贝尼尼所设计的喷水池,是夏日年轻人的避暑胜地。
古罗马广场是古罗马的公共中心,集庙宇、圣殿与市民中心于一体。该广场建成于公元前7世纪,原是伊特鲁里亚人的埋葬场,历经岁月的洗礼,逐渐发展成为罗马帝国的社会政治商业中心。主要看点有元老院(Curia)、黑色大理石(Lapis Niger)、塞维鲁凯旋门(Arco di Septimus Severus)、金色里程碑(Millarium Aureum)、古罗马演讲坛(Rostrum)、维斯塔圣贞女修道院(Casa delle Vestali)等。
威尼斯广场的主体是被罗马人斥为“结婚蛋糕”或“打字机”的维托里安诺纪念馆,旨在纪念埃曼·努埃尔二世和意大利的统一,如今也是无名士兵坟墓的所在地。可以登上纪念馆顶部,俯瞰车来人往的威尼斯广场。广场的西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王宫,附近还有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大教堂,可一并参观。
那沃纳广场为开放式广场,广场不是非常大,但是广场上面三个喷泉:海神喷泉、四河喷泉和摩尔喷泉,都相当著名且出自大师之手,如今广场上聚集了很多街头画家和杂耍艺人,热闹非凡。仔细看周围的房子,这里可是号称罗马最漂亮的巴洛克广场啊。
圣天使桥(Ponte Sant'Angelo)又名哈德良桥(Pons Aelius),是一座古罗马桥梁,跨台伯河,公元134年由罗马皇帝哈德良兴建,连接市中心与他新建的陵墓,即今日的圣天使城堡。这座桥表面用大理石铺砌,有三个桥拱。这座桥目前仅供行人步行。过去,朝圣者经过此桥前往圣彼得大殿,因此它也被称为“圣彼得桥”(pons Sancti Petri)。在6世纪,教宗额我略一世将城堡和此桥都以“圣天使”命名,传说天使长弥额尔在城堡的屋顶显现,宣布黑死病的结束。在1450年的禧年,由于大量朝圣者的到来,许多人落在河里淹死,故拆除了桥头的房屋以及一个罗马凯旋门,以便拓宽朝圣的通道。
圣天使堡内本为哈德良皇帝建造的家族墓园,后在公元6世纪改建为教皇堡垒,堡内还有一条建于13世纪的通向梵蒂冈的秘密通道。据说公元590年,教皇格利高里在此堡上空看见天使,后将其命名为圣天使堡。 圣天使堡,位于台伯河畔,古罗马地区的最西端,有数条桥可通往台伯河西岸,较重要的一条是前往圣天使堡的著名桥梁(Ponte Santa Angelo)。 走过圣天使桥时,不妨细看桥的造型和其上的各式精美雕刻,由Bernini设计的这座桥可说是巴洛克式装饰艺术杰作,不过桥上诸天使像中唯二两座由Bernini亲手雕成的雕像,已被移至Santa Adrea delle Fratte教堂内妥为保存,改置两座复制品于桥上。 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Hadrian (哈德良)皇帝设计圣天使堡并亲自指挥建造,作为他自己以及其继承者的安息之地。几个世纪过去了,圣天使堡也经历了一些变化:首先作为阻止西哥特人和东哥德人入侵的要塞,然后是作为监狱,最后改建成一座华丽的罗马教皇宫殿。现在作为博物馆,除了收藏有stuccoes,frescoes和罗马教皇的住宅家具外,古代的武器也是这里的一项重要的珍贵藏品。
在意大利罗马,面对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沿右手边的马赛洛剧场大街走大约15分钟,就到了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这个教堂很小很安静,但里面却有名扬世界的“真理之口”。这是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据说把手放在他的嘴里,如果说谎就没办法拔出来。在《罗马假日》里,就是它吓坏了可爱的公主。其实这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1632年在教堂外墙边发现的。教堂本身的建筑是在6世纪兴建,以柯林特圆柱和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为装饰,也很值得一看。教堂前还残留着罗马现存最古老的神殿方特纳神殿的遗迹。
波各赛美术馆本来是西皮奥内·波格赛枢机大臣的别墅,他是贝尼尼的赞助者,也是著名的收藏家。美术馆中收藏了大量贝尼尼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阿波罗和达芙尼》、《攻占普罗塞尔庇那》以及自己充当模特的《大卫》及拉斐尔等大家的作品。
帕拉蒂尼山是罗穆卢斯于公元前753年创立罗马的地方,在山上可以俯瞰古罗马广场和斗兽场。这里曾是古罗马最富裕的地方,贵族们在此建造房屋,君主们在此兴建宫殿。罗马帝国衰落后,这里变得日渐荒芜。直到中世纪,人们又开始在废墟上建造教堂和城堡。文艺复兴时期,贵族们在此建造花园。如今的帕拉蒂尼山的大部分为皇帝图密善的行宫,于公元1世纪时建造,作为主要皇宫长达300年,包含Domus Flavia(皇宫)、Domus Augustana(奥古斯都宫,皇帝的私人住所)和stadio(运动场,皇宫举办体育活动或是皇帝进行私人游乐的场所)三部分。帕拉蒂尼博物馆(Museo Palatino)位于奥古斯都宫和皇宫(Domus Flavia)之间,展出了在帕拉蒂尼山发掘出的手工艺品。帕拉蒂尼博物馆北面就是皇宫,皇宫中的怪兽之家(Casa Dei Grifi),因其中一个房间摆有两个鹰头狮身怪兽的水泥浮雕而得名,是帕拉蒂尼山最古老的建筑,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晚期或者前1世纪。
君士坦丁凯旋门位于斗兽场和废墟之间,为纪念君士坦丁一世312年米里维桥战役的胜利而修建,是罗马现存凯旋门中最新的一座。凯旋门高21米,宽25.7米,深7.4米,建于312年末到315年。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它的很多装饰部分都是从以往其他皇帝的建筑物上拆卸而来的。比如凯旋门顶端的八块长方形浮雕,它们是从奥理略皇帝纪念碑上拆卸而来,现在原件已被珍藏在罗马首都博物馆。而每根圆柱顶端的达基亚囚犯大理石雕像则很可能来自图拉真广场。只有两个小拱门上方的圆形浮雕描绘了这场战争的场面。
皇家广场由多个在公元前42年至公元112年间相继修建的广场集合而成。图拉真广场(Fori di Traiano)是皇家广场中出土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上的图拉真圆柱是为纪念图拉真大败大夏人(今罗马尼亚)而建,上面刻有古罗马军队与大夏军队作战的浮雕。图拉真市场是一座三层楼的半圆形建筑,内有商店和办公室。奥古斯都广场(Fori di Augusto)、内尔瓦广场(Fori di Nerva)和凯撒广场(Fori di Cesare)的遗迹已所剩无几。
图拉真广场是罗马市中心的古迹,位于威尼斯广场旁边。按时序,它是罗马最后一个帝国议事广场,由大马士革的阿波罗多洛斯所兴建。广场旁边是著名的图拉真柱。为了纪念对达基亚人的征服,罗马皇帝图拉真下令建造了这座广场。整座广场的主体建筑于公元112年落成,而图拉真圆柱则是于次年落成的。整个建筑群的建造需要巨大的开挖量,为此建筑工人不得不将罗马七丘中的卡比托利欧山和奎利那雷山夷平。这个巨大的开挖工程可能早在图密善时代就已经开始,但对这项工程贡献最大的人则是叙利亚人阿波罗多罗斯,他主持了这一建筑群的设计建造。同时他也曾跟随图拉真皇帝出征达基亚。 在9世纪中叶,由于石灰质量的良好,广场的大理石被拆走作其他用途。同时,由于通往广场的人行道获修复,显示图拉真广场仍然是当时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现在必看的是广场最西侧的大圆柱,它是图拉真大帝的纪功柱,是皇帝为了庆祝在罗马尼亚地区的战功于101-106年兴建的。用18块希腊产的大理石砌成高30米的圆柱,其表面就有2500个人物的精致的浮雕,像画卷一样。浮雕按故事情节分,从下往上总长达200米。1992年修复工作结束后,再现了当时壮观的样子。
罗马旅游攻略指南:罗马旅游景点,罗马旅游景点排名,罗马景点推荐,罗马景点大全,罗马旅游必去景点,罗马景点介绍,同程旅游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提供最佳的罗马旅游攻略,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罗马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罗马旅游信息就到同程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