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后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四周绿树环抱,春季时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之一,秋季时红枫飒爽,又是赏枫胜地。 参观清水寺的游客非常多,最好在平时清晨前往。来到音羽山下,沿着小道步行上山。进入清水寺境内,会经过仁王门、西门、三重塔、随求堂、开山堂等建筑,能看到仁王像、地藏佛等雕刻。寺内有很多游客在点香、求签,香火很旺。求一次签要100日元,如果是好签就好好收着,如果是坏签记得要把它绑在旁边的架子上。花100日元还可以进到随求堂的地下室,体验有名的“胎内漫步”,寓意在菩萨体内祈祷。
岚山位于京都市区以西,自平安时代以来就是许多贵族居住和游赏的胜地。桂川河岸两旁有大面积的樱花与枫林,岚山的竹林之道也很受观光客欢迎。春赏樱花、秋赏红叶,或者只是在竹林中漫步,都能感受到京都的风景之美。岚山地区还有很多知名的寺院和神社,这里的景物常常出现在日本的历史故事和古典文学作品中。岚山也有温泉,可以体会泡汤的乐趣。
位于京都南部的稻荷山山麓,历史悠久。这里供奉着保佑商业繁荣、五谷丰收的农业之神稻荷,香客众多。狐狸被视为神明的使者,因此这里有许多各式各样的狐狸石像,还有狐狸脸形状的绘马(祈愿牌)。 伏见稻荷大社除了主建筑物值得一看,还以其后的“千本鸟居”著称。成百上千座朱红色鸟居构成一条到山顶的通道,全程约4公里,步行到山顶来回大约需要2-3个小时。这段路程是京都代表性的风景之一,电影《艺伎回忆录》中,也曾出现过以千本鸟居作为背景的场景。
金阁寺正式名称是鹿苑寺,建于1379年,原为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后改为禅寺。“金阁寺”一名源于足利义满修禅的舍利殿,因其外以金箔装饰,民众遂以金阁殿称之,寺院也因此被唤作金阁寺。1950年,金阁寺被蓄意纵火烧毁,现在看到的金色建筑是修复的。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 金阁寺是3层的楼阁,第一层为法水院;第二层为潮音洞,供奉着观音;第三层是正方形的佛堂,供奉着三尊弥陀佛。金阁寺的建筑与园林构造相融合,一旁的镜湖池池水清洌,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的景观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金阁寺的独特之处在于游客拿到的不是参观入场门票,而是写有祝福话语的朱印。另外,院中的不动堂旁边有中文和韩文的神签可供占卜,金阁寺内出售的抹茶冰激凌口碑也很不错。
祇园位于八坂神社前、鸭川到东大路通之间的四条通沿街,是京都最有名的艺伎区。白天你可以在茶室、餐厅里消遣或者逛逛土特产商店,到了傍晚灯笼闪烁时,还经常会碰到行色匆匆的艺伎与你擦肩而过。 这里的街道和建筑大多维持着旧时的样貌,是感受京都古韵的好地方。窄而深的木制町屋结构很有特色,从正面看起来只有5、6米宽的房子,很可能深达20多米。 与四条通相交、一直延伸到建仁寺的花见小路是祇园人气颇高的街道,你会看到一间间门面精巧、各具特色的茶屋、料理屋,有不少还是专做怀石料理的高级餐馆。透过木格子窗与入口布帘的细缝,隐约可见屋内客人谈笑的身影。
二条城由德川家康于1603年所建,是他及其子孙在京都的住所,也是德川幕府的权力象征。这座城郭保存了日本桃山时代的绘画雕刻及建筑特色,是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每到樱花季,这里还会在晚间开放,充满艺术感的灯光与绽放的樱花构成一幅绝美的“二条城夜樱”画卷,引来如织的游人。 整座二条城由石墙及护城河包围着,总体上分为本丸御殿(主城)、二之丸御殿(次城)以及环绕两个御殿的庭园等区域。游客一般从东边的东大手门进入,大门里面有一间小亭,可以租用中文版的语音导览器(500日元)。
日本全国约有3000多座八坂神社,而位于京都祇园的是八坂神社的总本社,也被称为“祇园神社”(祇園さん),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这里每年7月都会举行热闹非凡的祇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三大祭”。 来到神社中央的本殿前,有一座舞殿,是举行祭祀的舞台。你会注意到舞殿的四周都挂满了提灯,上面写着不同赞助商的名称,保佑他们生意兴隆。每当夜幕降临,这些提灯会被点亮,将舞殿点缀得特别华美。 要是正好在黄昏前来到八坂神社,你不仅能欣赏到落日余晖洒在朱漆大门上的美景,等到天黑后,还能感受灯光映照下宁静而耀眼的别样氛围。
在京都祇园有一条花见小路,“花见”在日语中意为赏花,不过这里并没有樱花,而是旧时古城的风月之地。花见小路从江户时代起就是整个日本最有格调的花柳街,也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尚能看到艺伎的场所。 花见小路由北到南长约1公里,当你穿过车水马龙的四条通,踏进石板铺砌而成的花见小路,就能看见一间间门面精巧、挡有垂帘的茶屋、居酒屋等。小路两侧很多竹篱红墙的高级料理亭是专做怀石料理的,通常还会安排艺伎娱乐节目。 在花见小路的南端附近,可以找到一处专门表演京都传统艺能的剧场——祇园角,也叫弥荣会馆。这里每天18:00、19:00各有一场演出,入场费3150日元,是体验艺伎演出的好去处。
三十三间堂也叫莲华王院,其南北向达120米的主殿是日本最长的木造建筑之一,因正殿由33根立柱隔开而得名。殿内供奉着被列为日本国宝级的佛像和文物,尤其以1001尊千手观音像而闻名。 来到三十三间堂,建筑的外观简洁朴素,但内部的景象却十分震撼。入内参观需要脱鞋,而且不能拍照。堂内正中是一座巨大的木造千手观音坐像,两侧各立有500尊稍小的金色千手观音像,一行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每尊大小都和人差不多。如此威严的场面令人不禁要屏住呼吸。仔细看过去,会发现这些观音像形态各异,从服装、法器到表情、姿态都有不同。在主观音后面及走廊的两端还有木造的28座风、雷神等栩栩如生的天神立像。这些雕像旁有详细的介绍,你可以慢慢研究一番。 参观完殿内后,还可以坐在外面的矮桌前免费抄写佛经。再到庭院里走走,宁静的氛围很舒服,也很适合拍照留念。另外,据说在三十三间堂祈求祛头痛很灵,还有治愈头痛的御守,有需要的可以买一个试试看。
三年坂二年坂是通往清水寺的小石头坡道,与清水坂一样是历史保护街区。这一带道路的两侧都建有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开设了饼屋、纪念品商铺、京都特产古风瓷品店等,也有茶屋和咖啡馆,赏夜枫季节,店铺生意非常好。 二年坂从北面的高台寺往南延伸至三年坂,长约200米。走在曲径通幽的石板坡道上,一路连绵着保留了红壳格子和虫笼窗式的古老町家建筑,极具韵味。 顺着二年坂走到底就到了三年坂,一直通往清水坂。由于经常有产妇为了去清水寺祈求顺利生产,再加上日语中的生产平安“产宁”与“三年”发音接近,所以三年坂也被称为产宁坂。三年坂的石阶比较陡,无论是漫步观景还是找角度拍照都别有一番滋味。 相比于游客熙熙攘攘的清水坂,三年坂和二年坂要清静一些。路边很多小铺子虽然看起来不太起眼,但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准能淘到不少好东西,如传统风格的小饰品、和服、手帕、小点心、日式餐具以及各种印有清水寺图案的纪念品,还有京都特产化妆品“优佳雅”(よーじや)等特色店铺,是在京都买手信的好地方。 在二年坂的一条小巷子里有一家吉卜力主题纪念品店“橡子之森”(どんぐりの森),当你看到一个小地藏菩萨的时候可不要错过了,商店就在它指引的巷子中。走到店铺前会看到很多手办和海报,你还可以和门口的大龙猫合个影。
嵯峨野观光小火车是沿保津峡运行的旅游观光专用列车,起点为〝トロッコ嵯峨〞,终点站为〝トロッコ亀岡〞,路程约73公里,往返需要1小时左右,列车每天往返8次。小火车沿保津川行驶,两岸青山峡谷,游客可透过车窗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在景色优美的地方和重要景点列车会减速行驶,以便乘客观赏风景和拍照。
冈本织物店本身是经营和服及相关配饰的百年老店。店内超过1,000件的各式和服也提供出租服务,供前往京都旅行的游客体验这一份特有的情趣。
鸭川是代表京都一条长31公里的一级河川。这条河流的水十分清澈,流穿过京都中央。从古代起居民已经住在河流的两旁,特别是西岸及南岸。虽然京都已不是首都,但仍然有很多外国及本地游客到来游览。 祗园在鸭川的中央,四周有许多商店提供良好鸭川的景致,尤其在晚上。河流两旁有步行径及单车径,在主要的名胜景点均可以找到单车出租店。
据说设立于天正年间(约400年前),作为江户时代生鲜食品批发地“锦之店”而闻名。如今从锦小路街的寺庙街到高仓,东西约400公尺,已有130多家店铺。主要销售鲜鱼、生鲜食品、京都料理的材料等,堪称京都的厨房“锦”。 在“锦小路通”上,可以买到各种生鲜和熟食。到了“円福寺前町”,临街会有许多售卖日式传统服装的店铺,各式男女和服(kimono)、浴衣(yukata)可供挑选。
瑠璃光院是历代皇族、住持经常访问的地方。日式屋廊与五彩枫叶完美结合,层林尽染斑斓意,说是日本最美的赏枫之处也不为过。别处的红叶只有红黄两色,这里却有粉色,登上楼台三色交映,看得人如在幻境之中。
京都市旅游攻略指南:京都市旅游景点,京都市旅游景点排名,京都市景点推荐,京都市景点大全,京都市旅游必去景点,京都市景点介绍,同程旅游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提供最佳的京都市旅游攻略,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京都市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京都市旅游信息就到同程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