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市中心,博物院的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是自治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院的展厅大楼有四层,其中二、三、四层用于展览服务。院内目前有四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内蒙古古生物化石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 游客在展厅大楼的二楼,能够了解到内蒙古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这里陈列了不少动植物的标本和内蒙古地质矿产标本,其中的查干诺尔龙、猛犸象和披毛犀这些史前动物的巨大化石骨架一定会令你叹为观止。 三楼的陈列是整个博物院的亮点,具有鲜明的草原民族气息。你能够观赏到战国时期的匈奴王鹰型金冠,这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同样是战国时期匈奴的咬牛纹金饰牌;元代的黄金马鞍“卧鹿缠枝牡丹纹金马鞍”;辽代的“錾花银盏托”等等。这里的展出文物都出自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
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的南部,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八年(1580年)主持修建。寺庙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喇嘛教中的黄教),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庙。大召寺的建筑风格采用了汉传寺庙的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游客进入山门后,沿着中轴线向前步行游览,就可以轻松的游遍全寺。 大召寺在清代被尊为“皇庙”。因为清顺治皇帝迎接达赖五世赴京时,曾住宿在这里;康熙皇帝也在这里住过几日,并铸有“皇帝万岁”的金牌,供于大殿银佛像之前(如今殿内光线很暗,游客不一定能看到这块金牌),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此后这里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成为了蒙古地区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寺庙的正殿也换成了黄色琉璃瓦。 游览大召寺,寺中的银佛、龙雕、壁画等“三绝”不得不看。当你来到寺庙内的大殿中,可以看到一座由3万两纯银铸成的“释迦牟尼像”。银佛建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由尼泊尔工匠制作。当年银像落成时,达赖三世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寺,为银佛举行了“开光法会”。因此大召寺当年也有“银佛寺”之称。 在银佛座前,有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这就是龙雕。相传龙雕使用了粘土、料浆石为原料精制而成,工艺十分考究,是佛殿中的精品。 而那些布满了经堂和佛殿四壁的壁画,据说采用的是矿物原料,颜色至今不退。壁画的内容依据佛教经典中的故事,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狱的各种景象。画中所绘佛祖、人物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大召寺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都要将寺内珍藏的一幅巨大的迈达佛(未来佛)像,抬出来挂在佛殿前展晾。晾大佛时,要在佛像前举行法会,众僧诵经祈祷,演奏法乐。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以南的大黑河畔,距市区9公里。墓高33米,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远望陵墓呈青黛色。当地传说,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称为“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昭君墓参观内容有:青泉牌坊、石雕嫱云、和亲铜像、董必武诗碑、昭君出塞陈列、昭君诗碑廊等。 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是皇宫中的宫女,西汉年间,匈奴呼韩邪单于(国王)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后),使汉匈之间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得以和平相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伊斯兰风情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全长1150米,街道两侧以叠涩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砖装饰出来的高楼气势宏伟,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或黄色的球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以沙漠黄为主而绿白相间的色调,让人领略到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这里回族群众聚居、伊斯兰风格建筑集中、穆斯林商业繁荣,特别是因有着千百年浓厚的伊斯兰文化积淀,使这里形成了浓郁的伊斯兰氛围。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通道南街东侧。是呼和浩特市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故此得名清真大寺。 寺门西向,面阔3间,歇山顶宫殿式,前有廊檐,正门上悬“清真大寺”横匾,两侧开有便门。进人正门面对礼拜大殿后壁。主体建筑礼拜大殿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面阔5间,中为殿门,两侧4间装雕棂方窗。殿顶层次分明。勾连搭相接,数个赞尖式顶阁既。加殿内采光,又增其精巧美观。大殿共25间,可容500人同时礼拜。殿前两侧为讲堂。东面原为穿堂过厅,现改为接待厅。寺后院坐北朝南为沐浴室,西南角耸立四层六棱体望月楼,为该寺独有特色建筑,六面墙体窗户隔层装置,成间隔变化,顶部为六角攒尖顶式,内登楼远眺,呼市风景尽收眼底。寺院整体建筑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兼容回族砖雕及伊斯兰教装饰艺术,布局工整,庄严肃穆。 寺内存康熙三十三年勒石《重到洪武御制回辉教百字碑》(碑文与《天方典礼》等书著录百字赞有出人)、《康熙圣谕碑》、4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等碑石7通,阿拉伯文手抄本《古兰经》30卷,匾额多方。
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东南,五塔只是慈灯寺内的一座佛塔。曾经寺院建筑全都坍塌只剩下这座佛塔,因此才有后人得知此处有寺院,重建时便名为五塔寺。五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 五塔寺的南面面对五塔寺广场,入口也在此处。五塔寺布局是典型的汉族的中轴线特色,中轴线南北走向,两边严格对称。寺内共分为三个院落,分别是最南边的三世佛殿院,中间的文化展院和最北边的慈灯寺院,其中最后一个院落又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从五塔寺南门进入寺院,首先来到第一个院落,园内靠南处两边各有一座白色小塔,具有藏传佛教特色。正对面是三世佛殿,供有大日如来佛等12尊佛像。 穿过三世佛殿后来到中间的院子,对面的建筑上清晰大字写有“呼市召庙文化展”。召庙文化是指内蒙古的佛教寺院特有的一种佛寺壁画文化。在召庙文化展建筑内部,左侧的墙上挂有历史上宗喀巴、阿拉坦汗等人像,右侧列有我国现存金刚座舍利宝塔召庙图,体现了呼和浩特召庙文化的渊源流长。 最后来到最北边的院子,院子中央是慈灯寺的大殿,大殿背后便是著名的舍利宝塔。这座舍利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 在舍利塔背后的北墙处有一座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塞上老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其兴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大召,门前西侧有一条横街,立了牌楼,名为塞上老街。老街其实不老,塞上老街是市政府花两年时间重新修缮,体现历史文化名城亮点的一条街道。
青城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部,中山西路,体育场路西,占地面积48公顷,园内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园内杨柳参天、繁花似锦,百鸟啼鸣,是市内主要游览地之一。 每逢夏秋之季,荷花盛开。荷花池的西南连接着养鱼塘,常有钓鱼爱好者执竿垂钓。园内还有东北虎、非洲狮、梅花鹿、青羊、黑熊及各种活泼可爱的猴类。园内还建有儿童乐园,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青城公园已成为一座综合性的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天堂草原,有明珠焉,厥为青城,倚阴山之巍峨,聆黄河之铿锵。这就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内蒙古 > 呼和浩特 > 内蒙古锦江国际大酒店内蒙古拥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当你来到大草原上,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向四方,百鸟齐唱飞翔……
内蒙古 > 希拉穆仁草原 > 牛肉干轻松搞定你的胃天堂草原,有明珠焉,厥为青城,倚阴山之巍峨,聆黄河之铿锵。这就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这里芳草萋萋,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航班信息 > 宿 呼和浩特 > 呼和浩特
阿司匹林Evan
2016.11.14 / 7天
千帆远澋
2015.07.30 / 1天
呼和浩特旅游攻略指南:呼和浩特旅游,呼和浩特旅游攻略,呼和浩特自由行攻略,呼和浩特自助游,呼和浩特旅游推荐,赴呼和浩特旅游,同程旅游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提供最佳的呼和浩特旅游攻略,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呼和浩特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呼和浩特旅游信息就到同程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