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流经福州的50多公里造就了许多景观,主要有金山寺、金刚腿、五虎门以及闻名于世的马尾港。福州这一段的闽江共有6座大桥,从东至西分别是鳌峰洲大桥、闽江大桥、解放大桥、三县洲大桥、金山大桥、洪山大桥,其中解放大桥和三县洲大桥的景观比较好。
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翻修后的南后街将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路面的宽度将达到12米,包括中间宽7米的步行街。起于杨桥路、止于吉庇路的南后街全长只有634米,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
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小阜上建起一座七层八级的实心塔,高约7米,花岗石砌成,后来又在塔周围建成殿堂。现在的金山寺系1934年重建的,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玲珑精巧的建筑倒映在水中,分外别致。入夜渔火点点,繁星闪目,玉塔亭亭,别有一番情趣。 福州金山寺是闽江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
定光塔寺,俗称“白塔寺”,坐落在于山西麓,为宫殿式建筑。唐天祐二年(905年)创建,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俗名塔寺)。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 寺分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雨堂。大殿左右为华封堂、方丈室、客厅、僧舍。寺旁为著名的高41米,七层、八角,外敷白灰的白塔(“定光多宝塔”)。
江滨公园位于江滨大道,1985年建成。园内有亭、科普画廊、花坛、雕塑等,还有种植亚热带风光的南洋杉、假槟榔、相思树、榕树、桂花等,为开放性公园,被誉为福州的“外滩”。由七个景区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西河园、锦江园、金沙园、望龙园、缤纷园、闽风园和闽水园。江滨公园虽然不大,却富有福州这个亚热带地区的公园特色。南洋杉、假槟榔等在园中的普遍种植使它看起来更具这种风情。夏日的夜晚,来这里走一走、歇一歇是不错的选择。江滨公园具有其独特的闽江流域文化特色和榕城风情,集亲水性、生态性、艺术性为一体,是市民和游客游憩、休闲活动的公共绿地,每年元宵这里都会举办艺术灯会。
开元寺坐落在鼓楼区经院巷。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始创初建时名“大云寺”,唐初称“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李隆基“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遂改为“开元寺”。开元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唐天复二年(902年),闽王王审知笃信佛教,在寺内开戒坛,度僧3000人;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其子王琳又度僧2万人。后来开元寺曾数度被焚,1979年重修后,现存铁佛殿、灵山堂和佛化社等数座殿宇。开元寺内有许多珍贵文物,寺门口的“开元寺”牌匾,据说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所书;在开元寺铁佛殿内有一尊铁铸的“阿弥陀佛”坐像,螺髻敞胸,两耳垂肩,迭掌合坐在莲花台上,法相庄严肃穆,体现唐代风格。寺内有副名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九百多年前这尊10万斤的大铁佛是怎么铸成的呢?据考证是用“蜡铸法”浇铸的。此外,开元寺还遗留下来宋代石槽3个,其中有一个为宋大观二年(1108年)所制,上镌铭文52字,为古代石器题识之罕见。
左海公园是福州市区面积最大的公园。位于鼓楼区西北侧,东邻西湖、南靠象山、西接光铜路、北连铜盘路,面积51.11公顷,其中水面占18.14公顷。总体设计以“五洲风光”为主题。 北大门设在铜盘路。内辟广场,正中有象征世界五大洲的雕塑,另建有长365米、宽9.3米、高6.5米的中国长城模型、西游记艺术宫。这里的主要娱乐游览点有高空飞车、激流探险、海底世界、孔雀园。海底世界内有全省最大的中华鲟标本。
五一广场坐落在福州市中心于山南麓,占地面积4.5公顷,绿化面积31373平方米。广场北面是市委、市政府举行接待等外事的重要场所于山堂;东面有省科技馆、电信枢纽大楼、元洪花园等大型标志性建筑;南面是室内能容纳6000人的省体育馆;西面为福州人民会堂。 五一广场已成为福州市政治文化中心,市民休闲纳凉活动的重要场所,福州市每年的元旦和国庆的升旗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广场具有浓郁的政治文化气息,中间建有音乐喷泉,水池中一组白色雕塑,高5米的8个舞蹈姑娘,寓意“八闽女儿”在八闽大地欢乐生活。
福建农林大学是福建省三所重点建设学校之一,如今建校已78周年,美丽的观音湖,壮阔的中华植物园,还有福州最美丽的沙滩,向日葵花海等等,都是农大学子的圣地,当然来农大必不可少带回的是农大的特产,农大神蜂,农大茗茶,农大酥糖等等。
熊猫世界位于福州市区西端的大梦山麓,与风景秀丽的西湖相毗邻,占地5公顷,饲养着世界珍稀物种——大熊猫和大熊猫分类地位研究相关的熊类、浣熊类以及13科20属22种留鸟、候鸟等,是我国除首都北京和产地四川之外,东南沿海唯一的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熊猫保护基地。 福州熊猫世界由“大熊猫馆”、“小熊猫馆”、“熊类展区”、“熊猫博物馆”、“熊猫影剧院”、“熊猫艺术馆”、“梦山蝴蝶生态区”、“国宝卫士园”、“儿童小乐园”和距市区25公里、海拔高达1000米的古岭“熊猫山庄”等十个部分组成。
福州市鼓山涌泉寺为“闽刹之冠”,又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相传它的旧址为“华严寺”。唐建中四年(783年),有龙居灵源洞(《鼓山志》载:“其先为潭,毒龙居之。”),从事裴胄认为“神物所蟠,宜寺以镇之”,请高僧灵峤入山诛茅设台念《华严经》,遂成华严寺,从此龙不为害。现在,人们都把建中四年(783年)作为涌泉寺创建之始。 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908年,闽王王审知修建新寺“国师馆”。915年,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宋朝时,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代该寺曾两次毁于火灾,相继修复、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涌泉寺最雄伟、最壮观的要数大雄宝殿了,其他的大小殿宇都簇拥着大雄宝殿,殿内有释迦摩尼的三世像,还有庄严的十八罗汉像,以及后面的三圣像。在三圣像前,有一个长桌,因其几经火灾都没有被摧毁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了,所以是殿内的正殿之宝。寺庙里还有很多珍贵的藏书、经文还有其他的一些装饰用品和陶瓷品。寺庙里有很多处重要的题字或者题刻,寺庙内部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让人不敢亵渎佛的伟大。寺庙内售卖自制小吃-平安饼,广受游客的喜爱。口感松软、甜而不腻,为旅途增添了乐趣,是去涌泉寺的必买物品。
福建师范大学本部拥有仓山校区、旗山校区两大校区,合计占地3500多亩。其中,仓山校区占地约720亩,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 仓山的师大是学生逛街的天堂,吃的穿的,便宜又有很多选择。南区是比较有特色的地方,美院灰色的建筑,和音乐学院砖红色的建筑,相映成趣。
榕城古街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瀛洲路,南向毗邻台江集贸市场,北与五一路相接。为明清风格仿古建筑,屋檐翘角鹊尾、琉璃瓦、悬钟、水柱、绘梁画栋,形成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商业街。榕城古街人群川流不息,为福州最为热闹的人行街道之一。 福州榕城古街,又称“榕城美食街”,在其东侧开辟风味美食一条街,美食街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以及元洪美食城、元洪美食大酒楼荟萃了1500多种福州乃至全福建省、全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风味美食及闽菜特色,展示了台江区历史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地方民俗特色。
石鼓名山坊新建于1972年,各路游人汇集于此,即可进入山门,但有一事奇怪,无论是步行,乘车还是坐缆车,即使进了山门,沿途都看不到规模宏大的涌泉寺踪影。全寺藏而不露, 素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之称。
乌塔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原名 “崇妙保圣坚牢塔”。因塔身为花岗岩青石所砌呈乌黑色,故称乌塔。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所建“净光塔”。塔为八角七层,通高35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四层、五层、七层,嵌有塔名碑、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碑等。乌塔现不能登临,只能外观。 亭内《敕贞元无垢净光塔铭》碑,是全国现存最早碑刻之一。石塔建造年久,外表已呈黑色,俗称乌塔。它与于山白塔成犄角之势,三山两塔成为福州象征。
福州旅游攻略指南:福州旅游景点,福州旅游景点排名,福州景点推荐,福州景点大全,福州旅游必去景点,福州景点介绍,同程旅游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提供最佳的福州旅游攻略,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福州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福州旅游信息就到同程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