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区约北5公里,在明长城口红山脚下的榆溪河谷,当地人也称为“雄石峡”,因为山上都是红色石头,所以得名红石峡。峡谷内山奇水秀,石窟古刹林立,还有陕西省最大的摩岩石刻群。 红石峡的摩岩石刻分为东、西两部分,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虽然年代不十分久远,但也有不少名人的墨宝。在红石峡的东崖上,有八十多处题刻,大多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凿刻的,其中左宗棠的“榆溪胜地”、马占山的“还我河山”是比较著名的;在红石峡的西崖上,大约有三十多块题刻,有一些是比较特别的阴阳刻法相结合的题刻,还有一块蒙文石刻“天成雄秀”,值得去看看。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区以北的红山顶上,距离榆林市区约7公里,距离景点红石峡约2公里,很多游客将这两个景点放在同一天游玩。镇北台原本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也是当年蒙、汉两族办理交涉的地方,这里是古长城现存的最大的烽火台,号称“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 修建于公元1607年的镇北台,是边关“蒙汉一家,和平互市”的见证。紧依台北下方有一个方形的小砖城,叫“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以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 新修建的“长城博物馆”也在台下,博物馆中以图片介绍为主,有一部分文物的展示,游客可以多注意其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墙砖。游客在登台游玩之前,可以先到这里参观,这样可以对景区的历史情况和周边地貌有个大致的了解。
统万城,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城以北约60公里处,处于陕西与内蒙古两省区交界之地,因为城墙用大砂、粘土、石灰筑而成,墙体呈现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为是东晋时(始建于公元413年)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所建,又称为赫连城。这座一千六百年历史的古城,如今大部分已经被黄沙掩埋,游客看到的只是遗址部分,而到达这里的公共交通并不十分便利,使得能够来到这里游玩的,大多都是对于历史和边塞非常感兴趣的游客。 如果你也是对于历史景点或者边塞景点感兴趣的游客,那么可以在靖边县城乘坐开往内蒙古巴图湾的班车,在白城下车后步行15-20分钟就可以到达景区了(步行进入遗址目前不收门票,车辆进入需要收费)。需要注意的是,白城当天下午很可能没有回县城的班车(下午回县城的车有时会取消),只有第二天早上才有班车回靖边县城,或许当天也可以找找顺风车回县城。 统万城,是匈奴族在历史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又分东城和西城。现存的遗址全部是夯土建筑遗存。当时筑城的材料主要是由大砂、粘土、石灰和糯米水组成的三合土。据传说,统万城是由叱干阿里负责,此人十分残暴,如果能够用锥子锥入城墙一寸,就杀掉建筑施工者,就是这些原始材料建造的城池,已经在塞北的毛乌素沙漠中屹立了一千多年。 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从东南角开始绕城一圈,全长约5公里,目前高出地面、还未被黄沙掩埋的部分以城墙南段最多。在城墙的南段,你从东往西走,可以看到很多敌台的遗址,这些敌台附近有一个高台,这里是城中的制高点,也是当年“赫连勃勃”处理朝政的永安台。从永安台往西走,可以看到一个墩台,墩台高约30米,这里已经成为了鸟儿的乐园,很多鸟类在墩台上筑巢。 据说这里已经开始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还准备修建匈奴文化广场,如果你喜欢原汁原味的统万城,建议趁早去游玩吧。统万城附近没有什么像样的旅馆,可以借宿在周边村民的家中。景区周边的服务设施也不是很齐全,游客可以自己带些饮用水和干粮。
高家堡古城,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西南约50公里处,距离明长城约5公里。高家堡古城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是神木县乃至整个陕北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明代城堡。 高家堡古城最初是夯筑土城,后在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用墙砖重新包砌。如今的高家堡古城,无论是外面看到的城墙、还是城内的街道与房屋,都保持了当时的格局,对于那些喜欢古城的游客来说,在高家堡内走走逛逛,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高家堡古城平面呈长方形,游客可以沿着城墙走了一圈,途中可以看到残留的大段城墙,期间有垛口、瞭望洞等防御系统,在古堡的东、南、西墙各有一座卷门,并筑有瓮城,这些明朝遗留至今的建筑,已经屹立在这里五、六百年了。 高家堡古城目前还处在半开放的阶段,这对于“古城控”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城内的街道以中兴楼为轴心,四个方向分别是东、西街和南街、北巷,其中从明、清一直到民国初年,南街最为繁华。中兴楼不常开放,但有人看管,可以让看管的师傅帮忙开门,然后登上中兴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 目前古城内的游客并不是很多,你可以走在安静的街道中,看看边上的老房子,在南大街上遗留了不少旧日的商铺,但大多数都没有开张。这里的居民建筑,基本都是典型的北方构筑风格,既有四合院,如北巷的李家大院;又有前庭大院,如东街的卢家大院、西街的韩家大院;还有楼院,如十字巷的李家楼院,同心巷的刘家楼院等。或者你也可以在城中找一个处地方发发呆,神游出窍般的来一次穿越之行。
府谷老城,距离府谷新县城约1公里,是一个建造在黄河边的古城。府谷老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如今游客看到古城是明朝初年兴建,距今约500年历史,这里也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头城。 整座府谷老城分别有四个大门和三个小门,目前府谷县准备大面积修复古城,几个城门楼和城墙都重新翻修,并且包裹了新的城砖,在新修建的南门上有着“府州”两个字,当你穿过南门和瓮城,就可以进入古城了。 老城中最为重要的景点就是府谷文庙,这是榆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孔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81年),其中主体建筑大成殿,屋顶上的彩色琉璃非常精美,大殿的横额上以前还悬挂过康熙皇帝的亲笔匾额“万世师表”。 传说中府谷文庙是府谷博物馆的所在,很多当地的真品文物都在这里,但没有游客真的在这里看到过文物,虽然文庙中确实有几间房屋一直上锁。游玩古城除了逛逛城中的景点,在城墙上俯瞰前方脚下的黄河,也是一番不错的感觉。 从府谷县新城步行到老城,约10分钟,如果打车也就是10元左右。途中会经过千佛洞和荣河书院,但这两个地方已经没有什么藏品了,不过可以看看石窟的外观和老建筑。
榆林的白云山,位于榆林市佳县城以南5公里处的黄河边上,因为经常白云缭绕,所以称为白云山。山中山水相映,松柏参天,山上有一座道观,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山中还有其他一些寺庙。 根据《佳县志》记载,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终南山道士李玉凤来到白云山采药治病、普济众生,并在山上修建白云观。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神宗皇帝朱翊钧给白云山颁施了对旨一道,亲赐《道藏》4726卷,从此白云山名声大震。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历代皆有扩建修葺。如今,白云观香火旺盛,很多香客会来这里求签问卦。 白云观的建筑以道为主,兼有佛、儒教庙宇,有各类古建99处,并存有雕塑、绘画、书法、音乐等文化精萃,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白云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在陕北颇具影响的风景名胜和宗教活动场所。在白云观上还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陕北黄土高原的风光一览无遗。
红碱淖,位于榆林神木县尔林兔镇东北角,距离榆林市区约140公里处,是沙丘戈壁中的一汪清水,也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称有。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沙滩和湖水,还可观赏沙鸥、天鹅和湖中自在的鱼群,十分惬意。红碱淖的右侧有一个叫“叨唠窑则”的半岛,这里是景区中的娱乐中心。这里有各种沙漠娱乐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滑沙、乘坐汽艇在湖面上飞驰,还可以玩玩沙滩摩托、骑骑骆驼,还有水陆两用娱乐车、太空球、弹跳飞人等项目可以挑选。红碱淖的西南岸还有一个半岛——红石岛,岛上有许多野生的沙生植物,值得一去。红碱淖水域辽阔,环湖四周自然生态良好,环境幽雅,红碱淖南部区域的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珍禽濒危鸟类——遗鸥繁殖与栖息地。每年3-4月飞来,8-9月初陆续迁离,在这里滞留时间约5个月。遗鸥是我国一级动物,这种鸟曾一度在全球消失,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又被人发现认知,刚发现时全球不到4000只。游客在景区内还能看到白天鹅、鸬鹚、白鹭、金雕、鱼鹰、鸳鸯等各类珍禽。在这里游玩,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品尝下这里出产的各种湖鲜: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等淡水鱼类。
红碱淖,位于榆林神木县尔林兔镇东北角,距离榆林市区约140公里处,是沙丘戈壁中的一汪清水,也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称有。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沙滩和湖水,还可观赏沙鸥、天鹅和湖中自在的鱼群,十分惬意。红碱淖的右侧有一个叫“叨唠窑则”的半岛,这里是景区中的娱乐中心。这里有各种沙漠娱乐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滑沙、乘坐汽艇在湖面上飞驰,还可以玩玩沙滩摩托、骑骑骆驼,还有水陆两用娱乐车、太空球、弹跳飞人等项目可以挑选。红碱淖的西南岸还有一个半岛——红石岛,岛上有许多野生的沙生植物,值得一去。红碱淖水域辽阔,环湖四周自然生态良好,环境幽雅,红碱淖南部区域的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珍禽濒危鸟类——遗鸥繁殖与栖息地。每年3-4月飞来, 8-9月初陆续迁离,在这里滞留时间约5个月。遗鸥是我国一级动物,这种鸟曾一度在全球消失,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又被人发现认知,刚发现时全球不到4000只。游客在景区内还能看到白天鹅、鸬鹚、白鹭、金雕、鱼鹰、鸳鸯等各类珍禽。在这里游玩,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品尝下这里出产的各种湖鲜: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等淡水鱼类。
胡文凯C
2016.05.01 / 1天
无言的行者
2015.01.14 / 1天
无言的行者
2014.12.27 / 1天
榆林旅游攻略指南:榆林旅游,榆林旅游攻略,榆林自由行攻略,榆林自助游,榆林旅游推荐,赴榆林旅游,同程旅游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提供最佳的榆林旅游攻略,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榆林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榆林旅游信息就到同程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