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爆炸引发思考:要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导读]
民航资源网2011年2月10日消息:新年伊始,在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国际抵达大厅发生的自杀性爆炸袭击,导致至少35人死亡,逾180人受伤,这也是近年罕见的发生在机场内部的恐怖袭击,其情形惨不忍睹,也给我们敲响了反思内部的安全管理的警钟。
安全系于责任
多莫杰多沃机场“管理混乱”,机场入口控制系统存在缺陷,以至于恐怖分子可以毫无困难地进入机场抵达大厅制造爆炸事件。而这场灾难充分暴露了机场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将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到位。从机场传出来的剧烈爆炸声,也为那些丧失责任感的人们敲起了丧钟。安全是民航企业的生命线,民航企业的员工是安全的负责人,对安全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于飞行签派员而言,选择了这一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落实在航班运行不畅时组织协调处理的正确性;落实在处理航班应急情况的迅速性;落实在判析气象资料和航行通报的专业性;落实在审核飞行计划的准确性;落实在航班总协调客户的满意率。工作意味着责任,作为民航企业中的一员,我们不仅要享受它带来的荣誉和快乐,更要承担它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责任是荣誉和财富的根基,有责任的幸福和快乐才能长久。
责任重在落实
自多莫杰多沃机场得爆炸事件发生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运行指挥中心签派协调部多次在支委会、班组安全教育会上提出:负责是一种人格力量,只有100%负责才是合格的零缺陷管理这一理念,教育员工责任重在落实,敢于承担责任、任劳任怨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也是确保安全落实的基石。
2011年1月28日斯里兰卡航空公司(SriLankan Airlines Limited)实现在白云机场的顺利首航,这背后是部门成员默默无闻努力的成果:首先是经理、副经理与航空公司代表的协议谈判、磋商和开航前的业务培训;然后是带班、骨干对电报系统的测试以及保障流程的编写;最后是在执行该航班任务时,无论是为航班运行现场提供总协调服务还是收集整理判析航空气象资料、航行通告以及审核、申报飞行计划等都严守规章,由被动管理到主动工作,杜绝了“从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户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的缺陷管理,让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成为部门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2011年2月,因埃及首都及部分地区局势紧张,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海航”)应中国政府要求于2月1日执行临时航班,从开罗机场运送滞留埃及人员回国。航班执行前,海航致函我部,请求协助做好该航班的总协调及服务保障工作。由于该班的航线是从未执行过的临时航路,签派协调部当天执勤的班组长收函后立即同空管的气象、情报等部门联系,查阅新航路点所需要的天气资料及航行情报,并通知机场各单位落实保障和提醒其注意事项。一个临时航班的服务保障工作和安全问题往往是非常细碎的,还有着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说,在责任心的天平上,最能量出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只有把责任心融入工作中,让责任成为习惯,管理的地基才能打牢,安全的大厦才会层层高。
心中警钟长鸣
多莫杰多沃机场的爆炸事件告诉我们:责任心是安全的屏障。在我们工作的每一分钟,安全隐患随时都像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盘大口,叮着我们麻痹的神经、脆弱的肉体。我们只有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严格按规定办事,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细节;措施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对于小问题小隐患不仅要用放大镜去看,还要用显微镜去看,看清事物表象下面所隐藏的危机,提高警觉性、自律性;在安全问题和安全责任上不能推诿、扯皮、找借口;要做第一个修复“破窗”的人,在部门安全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破窗”而来不及处理,就会引发“砸窗”的连锁反应,因此面对意外的事件或是安全隐患问题,部门任何一员都有责任挺身而出化解危难。安全生产工作要防微杜渐,从细微着手,从小事做起,及时清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事故或灾难的发生。
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世界,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作者;对于家庭,我却是他们的全部。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生产活动还是社会生活中,安全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常存危机意识,时刻敲响警钟。因为,责任=安全,有了安全才会有幸福,责任就是幸福的前提。
(作者单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