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天数: 1 人均消费: 3500 和谁一起: - 旅行方式: 自由行

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深觉粤语里惯用的语言表达——“得闲饮茶”,是岭南人对“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最佳总结。岭南人嗜早茶成瘾,再普通的早晨也要以精致绝伦的早茶装点,一笼叉烧、两三碟豉汁凤爪,再来份沙嗲金钱肚......勾引得我向往多年。 这次应好友邀约去澳门叹茶,我们穿过商铺林立,熙来攘往的新马路,走到商铺零星、人车疏落的十月初五日街,抬头就望见一副用繁体写着“大龙凤茶楼”的旧式招牌。

大龙凤茶楼已经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是澳门现存最古老的旧式茶楼之一,至今还保留着旧时戏班表演的传统。

虽无华服,但低回婉转、丝竹袅袅之声不绝于耳,每日来这叹茶的老茶客们此时就着一盅两件,合着曲儿一下一下用手指叩击桌面......那份怀旧的气息,当真浓得化不开。 当时的场景总让我联想起重庆的交通茶馆,里头都有种说不清的人情味。用的食材虽不是最好最美,但胜在有旧时的味道。 尝点心前先开一壶普洱或寿眉,润润喉嗓后,就可在茶水的烟锁雾拢里安心听戏,等待一轮又一轮的美味轰炸了。

必有的茶点,像豉汁凤爪,先炸后蒸,凤爪松软而酥烂,豆豉和糖的口感都恰到好处,轻吮一口,酱汁就在唇齿间流露出浓郁的香气。

水晶虾饺,也是茶楼必点。以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上桌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就融合出了一种勾人的美感。

难得的放松,就这样叹了一下午。 除了大龙凤茶楼,澳门现存的另一座旧式茶楼便是龙华茶楼,它隐于红街市附近的老街旧巷中,是澳门原住民的私密场所,亲切不张扬。

电影《游龙戏凤》中,单亲妈妈湘如和司机成哥初次见面那个茶楼,就在此地。 茶楼入口不大,正对楼梯登上2楼才是大厅。

每天,茶楼老板就在楼梯左手边的柜台迎来送往。龙华茶楼面积虽不大,但其间保留完好的老式桌椅和吊扇,涂着绿漆的木质门窗,墙上悬挂着的旧钟,随处可见的拼花瓷砖以及各种书法字画、古董摆设,无不在诉说它的宽阔历史。

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读固定会读的报纸,喝固定的普洱茶,已经成了老茶客们的生活习惯。这里,好像已经成了他们的家。 这里的点心很多都是旧式的做法,和现在的很多点心味道上虽有差异,味道说不上非常赞,但用料还算新鲜,何况我们享受的就是那儿的氛围,吃的是那份记忆和怀念。

尝过龙华茶楼的惬意与闲适,时间尚早,我们决定再一探澳门饮食文化里,同样美好而传统的手信。为了延续这次旅行的“历史感”,临走之前,我们向茶楼老板打听到了最古老的手信品牌——澳门英记饼家,随后便踏上了手信“朝圣”之路。 人头攒动的手信一条街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约十来家手信店。其间或大或小的店铺里,全都摆满了各色手信:有散发着绿豆清香的迷你杏仁饼,有肉香扑鼻的猪肉脯、牛肉干,还有古早风味的蛋卷、花生酥、老婆饼……

照着茶楼老板的指引,我们穿过大大小小的饼家,径直去了澳门英记。 长久以来,我都习惯性认定百年老字号的包装,必都有些古色古香的意味,譬如北京的稻香村、同仁堂、瑞蚨祥,再如扬州的谢馥春、戴春林等等。因此当我们看到英记店内的装潢和包装时,一度无法联想起它是个有着90年历史的老字号,甚至怀疑自己找错了位置。

及至听到店员的介绍,我们才算了解了澳门英记在时间洪流里作出的改变。 上一秒我们还在惊叹它跳脱时代局限,改变自我的魄力,下一秒便被它的古早风味所折服。还未尝遍所有的产品,我们就已缴械投降,自觉上缴了钱包里最后一点澳门币。

便是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旧式茶楼和饼铺里食物的芬芳,依然要裹挟着海风,吹进食客身体的每一寸毛孔,令人恨不得瞬间穿越时光隧道,重拾那段“得闲饮茶”的好时节。

发个神评论吧 0 /300

评论(0)

    评论(0)

    暂无评论
      0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