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村
[导读]明城镇深水村位于高明区明城镇罗稳村委会,距离明城镇中心约6公里。
明城镇深水村位于高明区明城镇罗稳村委会,距离明城镇中心约6公里。深水村清代民居古村落始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据1992年出版的《广东省高明县地名志》记载,深水村地处元珠岗,形如田螺,村民认为,田螺适宜生长于深水,故将该村命名为深水村。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李姓从附近的岳塘村迁来建村。目前,该村还有张、苏、刘等三个姓氏,全村总人口200多人,其中以李姓人数居多。深水古村具有如下特色:
典雅的建筑风格。深水古村落座西北向东南。民居共分三排,巷道纵向宽度约2米,横向宽度约3米,现存20间,每间均三间两廊结构,面宽10.4米,进深11米。民居整体以耐火青砖砌成,青砖墙典雅气派。顶上覆盖瓦片,采用了南方传统的滴水壁檐疏导雨水的方法。房子外墙上有山水壁画、各类浮雕以及题有诗词的五彩画等装饰图案。门楣挂有镂空的木雕祝福牌匾。墙楣绘诗画图气质典雅,门楣的镂空木雕、祈福牌匾雕刻精细生动,屋顶上的龙船脊更是形态有力,上面还有暗纹装饰,这一切细致追求让古民居透露出雕琢感。
独特的排水系统。古村落民居中均有小型天井,由大条花岗岩构成,天井后是空旷的大厅,排水渠道隐藏在天井里,几乎找不到任何类似排水沟渠的痕迹。古村落建筑群全都坐西向东,地基也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雨水、生活污水经由天井条石之下埋设的排水孔洞,由高向低流入巷道两旁的排水渠,而后直接注入村前的水塘。村前水塘吸纳村民日常生活排出的废水,通过自然界的水循环,逐渐得到降解和净化,水塘由此起到了净化美化村居周边生态环境的功能。
完善的采光系统。尽管古村房屋四周没有一扇窗户,但身处其中却没有阴暗之感,这是由于房子采用了独特采光设计的缘故。这种设计使得天井与 倾斜的瓦顶共同构成屋子完善的采光系统,保证了白天任何时候都有阳光照射进屋子,让人感觉阴凉舒适。同时,为了让房间里面也能享受到阳光,四个房门都被设计成朝向大厅的方向,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四门朝厅”式格局。2006年,深水古民居群被公布为佛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