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天津分公司解码会 全面推进SOC体系建设
[导读]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战略解码会中,将推进系统运行控制系统(SOC)建设,提升运行品质作为了2011年6个战略管理点之一,通过该体系建设,将有效地搭接运力环、航班环和机组环,进一步完善并全面应用SOC系统功能。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航天津分公司围绕SOC系统的推广和应用,精确计划、规范制度、严格派遣,有效地促进了该项目的全面落地。
完善航班派遣制度 严把机组力量搭配关
“SOC”系统于2009年8月14日在天津分公司正式上线。自上线至今已经16个月,分公司在确保系统平稳上线的基础上,详细规定了SOC系统所涉及的工作要求,并在制度上、程序上为SOC 系统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规范要求,力争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
系统上线之初,分公司就派出了多名技术骨干到北京相关部门学习,制定了推进SOC 系统的工作计划和调度员的培训计划,对有关人员进行了SOC上线要求和工作精神的宣贯工作;2009年至2010年,分公司分别制定并下发了《飞行部关于保障SOC工作流程》、《航班派遣管理制度》、《飞行员请假制度》、《飞行员预先准备制度》,定期更新人员技术实力表,完善了《新机长派遣管理规定》、《飞行部干部值班工作制度》、《航班调整工作程序》等,依据各项法规,优化了航班结构、合理搭配航班环,减少人员在外时间,提高了完成航班任务的能力。
根据三地运行、航班变化量大、人员高度分散、航班任务难度差异大等特点,分公司充分结合飞行员技术升级情况,每月对人员技术实力进行测算、对航线难度和机组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估,严格机组技术等级的划分,保证机组力量,使人员技术实力与下达的航班任务进行匹配;严格审班制度,严格控制飞行人员的飞行时间,避免出现违规运行;派遣员利用SOC航班派遣系统的安全监测功能,及时检查SOC系统有无违规报警提示;航班任务发布前由值班干部依据派遣制度,充分考虑人员技术等级、机型、天气等因素,严把机组力量搭配关,保证航班派遣的技术实力和飞行员的执勤时间都能符合要求。
全面利用系统优势 稳步推进飞行训练
SOC系统上线运行后,根据SOC在实际运行中人员技术标准划分,分公司根据副驾驶培养,带飞情况,按照系统派遣规则将技术标准做了更细致的划分,在“副驾驶”到“第一副驾驶”之间确立了称为“E
由于SOC的派遣特点,要顺利的实施各类飞行员转升训练,需要更长的提前量,精确地、有条不紊地安排飞行训练各个环节,为保证训练的如期完成,分公司于2010年3月以训练计划为基础,制定了“细化的训练时间表”,以逆向方式推导训练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节点时间和进入条件,明确每个工作节点的责任单位,再将这些节点具体到每个训练人,使分公司和飞行部二级训练部门清楚地掌握各阶段工作重点,明确了飞行员的努力方向、目标和时间。
此外,通过SOC和SMS系统的相互配合,保证了飞行员定期提高和升级训练的正常实施,分公司通过严格执行“细化的训练时间表”在每月SOC窗口时间前完成训练流程衔接,为飞行员完成训练、技术评估和检查的提前占位,从而保证训练进度和飞行员经历的时间积累,并完成了英语培训和考试时间的提前预占;通过派遣系统的支持,实现了训练的有步骤推进,在此基础上,再依托SOC系统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统筹调度使受训人员的飞行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实现了生产、训练两不误。
与飞行员充分互动 力争派遣的人性化
结合SOC体系运行情况,分公司飞行部专门发放《SOC机组派遣情况调查表》,就SOC体系对于执勤期的安排、休息时间的安排、航线的分配、三地驻组的安排、航班的调整情况、对学习训练的安排等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广大机组人员将自己对于SOC体系的认识、理解、感受以及建议和意见通过问卷进行了反馈。分公司飞行部对各项调查结果进行了逐项分析和整理。能够给飞行员解释的就解释清楚,能够向北京机组运行配合解决的就及时向上级反映;同时,飞行部还深入广泛地征求了飞行员对SOC运行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会对征集的意见进行分析、并结合运行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先后多次召开支部干部研讨会,编写出新的派遣工作流程,以飞行中队为单位进行宣讲、广泛征求飞行员意见后下发。得到了飞行员的广泛支持,有效地维护了航班生产秩序。
此外,分公司还综合考虑运行、安全、飞行员的家庭因素等问题,对SOC系统进一步进行了完善、细化,以全面提高派遣的人性化。2011年,分公司将继续收集、发现SOC系统与实际工作不协调、不适应的环节,及时弥补系统设置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SOC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力争通过该系统的应用,达到生产运行规范化的目的,有效地保障航班生产的安全运行。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