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天津维修基地圆满实现保障安全飞行46年
[导读]
民航资源网2011年4月10日消息:2011年4月10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股份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维修基地(原中国民航天津航空修理厂)圆满实现保障安全飞行46周年,安全业绩名列中国民航维修保障单位安全纪录榜首。
曾经的辉煌代表着过去,迎接好当今的机遇和挑战才能赢得企业的未来。天津维修基地依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客货运输量逐年上升的区位优势,为国航股份牢牢打造京津门户地区的核心市场地位保驾护航。
近年来,基地紧紧围绕国航股份战略推进和工程技术分公司中心工作,持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通过持续完善工作环节,树立“做优航线,做强定检”的方针政策,深入推广安全教育,出色的完成了安全生产任务。
一、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方针
天津维修基地党委一班人不断探索安全管理和持续安全新模式,逐步摸索出符合基地实际情况并且富有特色的安全管理思路。针对津京穗三地运营、管理分散的特点,健全安全制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内涵,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效果。
二.重视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依据分公司党委制定的安全工作思路,天津维修基地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使安全管理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基地领导班子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逐年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确定了领导干部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监督“制度化、常态化”建设。
每年年初,基地结合上一年度生产实际,分析和研判新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制定全年的安全检查计划。每月安排“安全教育学习日”,通过针对基层员工的职业教育机制,结合分公司班组建设的推进,对全体干部员工普及安全教育,使安全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并且按期梳理安全检查记录,严格执行安全信息报送制度,坚持依靠创新机制对违章违纪现象的查处,优化领导干部与基层员工间信息沟通的服务机制,优势互补,达到持续生产安全的任务目标。
三、开展基层班组安全生产座谈和全员岗位培训
天津基地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持续安全”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通过定期召开基层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进行业务交流和技术研讨。重点围绕航班不正常情况和重要运行事件做到一事一议,做到:“事件罗列、调查结果、奖惩依据、警示借鉴、举一反三”等措施作用同时并举,确保因机务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率稳步下降。基地还组织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各类岗位安全培训,增强基层班组的安全意识,更加使得航线检查、定检排故、航材保障的效率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随着天津基地执管飞机的增长,保障航班数量的增加,基地检修工作量不断加大。基地领导班子根据生产运行的新情况,明确安全责任指标,加大了区域监管协调力度。并借助分公司开展的各专项工作,以点带面促进维修品质稳步提高。在每一个航班季节里,结合每阶段安全形势和运行特点,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及质量监督的作用,不断细化安全措施,提高安全监督效能,推动安全管理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主动应对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确保航班运行正常有序开展。
2011年是分公司进行整合,实现效益目标的重要一年。为立足稳定、通过管理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保证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天津维修基地有条不紊的对各项重点计划工作进行落实,夯实工作基础,保障生产安全,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提供安全、可靠的运力保证,成为国航股份腾飞发展的坚实后盾。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